校企合作

创新体制机制 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把“4×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人文素养、行业通用能力、岗位技术能力、创新拓展能力为4项人才培养标准;实行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能力、课堂与生产现场、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4个对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学生到企业认知实习、跟岗教学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和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的3+1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已建立校内实训中心10个,实验(训)室121个,校外实训基地213个为开展专周实训、一体化教学、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除了加快实训设备的提档升级,学校还大胆组织师生走出去,最大限度接触企业一线的真实生产环境,首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将在四川岷山饭店、望江饭店、龙之梦酒店、康普雷斯国际酒店进行跟岗综合实习

此外,学校还实行订单、定向班、招生就业一体化等模式,将企业和行业资源引入到课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现了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学校理事会理事、办公室主任何义兴说,“工商管理学院京东订单班中的未来之星项目,就是通过校企共同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公司基层管理岗位,推进了学生对口就业、高质量就业”

产教深度融合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摸索出了一条校企无缝对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之路。学校一方面以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式推进产教融合,如建立独立法人的一类汽车大修企业川工汽车大修厂、川工汽车检测公司、山水美地电子商务公司、四川盈佳置业公司等企业,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实现了工作和学习、授业和生产的无缝对接。一方面,学校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了京东商城,天远汽车、山道健身教练培训中心等企业,让学生参与企业运营,通过运营学到更多实战技能,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同时,学校还引进行业精英在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实行“导师制”,指导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与实训。如学校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四川省汽车维修协会合作建立工作室,由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行业精英领衔,以指导教改教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技能攻关等活动为载体,将大师工作室‘传、帮、带’的作用从企业延伸学校。

搭建合作平台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近年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主动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通过积极对接,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机制,培养出更多企业、市场欢迎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强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多家企业签约,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学校与易腾创想智能科技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入学就业一体化“订单班”培养软件外包、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学生技能提升和就业提供了条件保障。体育学院与北京本色踏月健身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德阳市泊伦健身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威丽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锐博健身服务有限公司、德阳市海格力斯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举行合作授牌。山道学院(健身教练培训和健身项目)入驻学校共建体育学院校内实训基地。交通学院与北汽银翔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室,赠予学院5辆汽车,已投入教学使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成都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优才成长计划”项目,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实习实训、课程转换、线上线下学习辅导、创新能力培养、就业保障等方面深度合作,并在校内建立专用实验实训室,共同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学特色。

学校将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吸纳社会力量,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思路、探索未来办学方向,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争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联合实习实训平台建设、联合师资队伍建设、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